首页

婉慈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3 23:22:36 作者:在北京品饮世界茶 2025北京“一展两会”开幕 浏览量:14274

  盛夏时节,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再次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音,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深远意义,期待中国式现代化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风起云涌非偶然,云散月明有前篇。这种期待并非无缘无故。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在自身推进过程中,为推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已作出一系列重要贡献,并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新思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重大成就,成功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解了“独立”还是“附庸”、“命运与共”还是“脱钩断链”的选择困境,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不久前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第十二届世界和平论坛等国际场合,“全球南方”国家代表纷纷表达同中国合作、向中国学习的迫切愿望。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新动能。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高达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全球贸易成本降幅达1.8%。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全球GDP增长0.7%,到2050年将使全球GDP增长2.6%。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对150多个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惠民生项目落地。中国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阿论坛等南南多边合作平台,创设总额为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为近60个国家实施130多个项目,涵盖减贫、粮食安全、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将其写入宪法。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国,是五核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在和平和安全问题上,中国是世界上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成功推动沙伊和解,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在乌克兰危机上劝和促谈。事实证明,中国迈向现代化,是和平力量的增长,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上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屡屡发生。世界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更加渴望机遇,期待合作,谋求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恰恰契合了这一共同诉求,带来多重机遇:

  更大市场机遇。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将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据测算,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约1400亿美元新增投资和280亿美元新增消费;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将增加1500多亿美元消费支出。随着中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新型城镇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推动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提质扩容、释放更广阔的内需潜力。

  更多增长机遇。一是提升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质量。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21.17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实现6.1%稳健增长。中国对集成电路的进口额增长14.1%,反映出中国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长7.2%。习近平主席宣布,从现在起至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二是满足南方国家发展新需求。比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额增长近30%,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瞄准细分市场,更好满足了东盟、中亚等区域的新需求。三是向世界提供转型方案。5G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标识,催生了新场景、新业态,也促进了应用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正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更广合作机遇。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方将继续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国实施单方面免签,还将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中国将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形成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越来越多国家带来互联互通、“双向奔赴”的广阔合作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日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携手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将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作者史青 国际问题观察员) 【编辑:刘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报道称,埃及曾多次重申,拒绝以色列在“费城走廊”和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驻扎军队,这两处边境口岸自五月起一直处于以色列的控制之下。

奥地利大选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极右翼政党获胜

更为严重的是,“被直播”行为还可能泄露消费者的面部、行踪等敏感隐私信息,从而带来诸多不确定的风险。王辉补充道,“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快速发展,不法分子甚至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从事非法活动,如伪造身份、冒用身份进行金融交易等,从而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湘江之畔,古韵新风。始建于明朝的建筑“万楼”,如今成了湘潭新人们步入婚姻殿堂的“见证者”。自2023年雨湖区民政部门在万楼景区设立古楼婚姻登记中心以来,已有1000多对新人在这里“领证”。

中医药治疗心衰科研成果登上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

此次3.0版升级还纳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等新兴领域规则,树立了区域经贸规则的新标杆。这些领域的提升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供应链连通性和韧性,支持中国和东盟数字化转型。

镜观·回响丨东北加快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周惠永表示,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切实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准确适用公诉程序,有力惩治网络侮辱、诽谤犯罪。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络暴力信息传播范围广、社会危害大、影响消除难,舆论风暴可能令被害人承受巨大精神压力和痛苦,有的造成“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但被害人往往因举证难、维权难,难以通过自诉实现权利救济。对此,检察机关积极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网络空间人格尊严刑事保护的更高需求,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依法适用公诉程序。2023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共依法起诉侮辱、诽谤犯罪39人,努力为被害人撑腰、坚决向网暴者亮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